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旅游业强势复苏,导游们又开始耍横了 北京旅游团费标准表格图片
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旅游业强势复苏,导游们又开始耍横了
0分享至一张*旅游服务*代订住宿费发票引发的报销困惑
最近二哥收到一张读者后台发过来的发票,让我看看这张发票能不能用?
读者说这张发票都是公司员工出差的住宿费,员工是通过网络第三方平台定的酒店,发票开出来就是下面这样。
之所以这个读者把发票发过来,是因为他觉得,他在开票系统查询,住宿费的大类编码简称是*住宿服务*,而不是*旅游服务*。
这个读者说的没错,如果你开的住宿费,选择编码后,发票打印出来,编码简称确实应该是*住宿服务*住宿费。
那为什么这张发票又摇身一变,简称又不一样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二哥先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业务。
昨天是双11,双11现在变得这么火,一天的销售量能这么大,那就是因为现在通过网络平台消费更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因网络变得越来越近,消费变得越来越简单,而越简单往往就能更促进消费的完成。
在网络消费时代,平台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什么是平台,我们经常用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就是平台。
你在平台上下单买东西,背后卖给你东西的可能是平台上注册的商户,也可能是平台自己。
非常典型的就是京东的自营业务和非自营业务。自营业务说白了就是京东自己在自己平台卖,非自营就是其他公司挂在平台上卖。
自己卖,当然是自己成立的公司开具发票,自己做购销,取得进项,实现销项,自己挣差价利润。
未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导游:游客们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0分享至
财经观察:“零团费”痼疾影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体验
图集新华社曼谷8月7日电 财经观察:“零团费”痼疾影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体验
近年来,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但游客数量增加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其中“零团费”这一痼疾严重影响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交流。
泰国是很多第一次出国旅行的中国游客的首选国家,他们大部分语言不通,不方便自由行,于是选择通过参加旅行团出国。不幸的是,一些游客参加了“零团费”旅行团,使个人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参加“零团费”旅行团的中国游客通常在国内旅行社缴纳低于旅游成本价的团费,到达泰国后,地接社再把他们带到旅行社指定的商店消费,兜售自费项目,以额外消费填补少交的团费。
走访一些旅行社后,记者发现,从“零团费”旅行团赚取的利润甚至远高于正常的旅行团,导致“零团费”现象盛行。其结果,即使有经济能力、有体验高品质旅游服务意愿的游客也不得不加入“零团费”和低团费的旅行团中,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近些年,除了“零团费”,还滋生出大量“KB团”,即当地旅行社为争取中国游客不但不收接待成本,还要退钱给中国旅行社。比如,KB500,即退给中国组团社每人500元。
这些“零团费”等低价团的盈利模式在于购物和自费项目。记者调查发现,“零团费”的游客们被导游带进指定商店,以虚高的价格购买彩色宝石、鳄鱼皮具等商品。除了购物,导游还兜售自费项目,如出海游、人妖表演等。
来自福建厦门的黄女士一家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的旅行。由于同行老人年事已高,很多高端旅行社不愿接收。因此,黄女士最后选择了厦门当地一家旅行社的低价团,团费每人2300元人民币。这个选择让黄女士后悔不已。到泰国后,她发现不仅酒店位置偏远,而且在大巴车上,导游就开始推销商场里见不着的三无产品。旅游路线是蛇药园等地,几乎都是为中国游客开的。黄女士表示,整个旅行体验很差,风景没看到,服务也没有体验到。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低廉的出国游价格,游客并不能从中获得优惠,往往比自由行付出更大的代价。据泰国旅游局介绍,来泰国6日5夜游中国游客包括机票在内正常花销应在5000到6000元人民币。而“零团费”游客虽然只交了2000到3000元人民币,但他们在泰国的平均花销往往超出自由行的价格,因为旅行社带他们购物和自费项目的价格往往比泰国市价高出5到6倍。有些游客拒绝购物,但旅行社有一套“软磨硬泡”迫使游客购物的方法。如果游客坚决拒绝,其旅游体验可想而知。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一直在携手泰国旅游部门,推动“零团费”等低价团问题的解决。2016年,泰国旅游和体育部着手修订旅游业及导游注册法,其中最大的调整之一是要求泰国各地旅行社根据旅游区及当地消费水平,制定相应的最低团费标准。
杜绝“零团费”这一商业欺诈行为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认为,泰中两国应联手对欺诈行为进行严厉处理,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管,要求旅行社在合同中明确细化主要项目的费用,如机票、当地交通、住宿、门票等,同时明确参与购物的次数和时间,并承诺绝不强迫购物,并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站公布泰国当地某些基本服务的价格水平,让游客心中有数。+1【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