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旅局东亚司司长李文华:宋干节期间每日接待中国游客达2万人次 中国游客占泰国接待游客比重高的原因是什么
泰旅局东亚司司长李文华:宋干节期间每日接待中国游客达2万人次
0分享至50人失踪!泰国早就被评全球最危险,为什么中国游客还是喜欢去
随着中国人赴泰旅游人数的增加,中国游客在当地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也随之增加。根据泰国旅游体育部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就有366名外籍游客在泰国发生溺水,死亡人数达163人,其中中国游客占到73人。
而惨烈的事故并不遥远。16年,两艘搭载中国游客的快艇在从普吉岛驶往附近皮皮岛的途中相撞,事故造成2人遇难,34人受伤。
今年年初,泰国皮皮岛附近快艇爆炸,船上13名南京游客受伤,其中5人重伤。
泰国还是东南亚国家中路面交通危险指数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都曾表示澳大利亚游客赴泰游的死亡率高达赴中国的10倍。许多欧美网友纷纷吐槽,称泰国在交通安全和部分旅游景点的救助都存在很大问题。
今年2月,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大巴在从泰国甲米驶往攀牙的途中发生车祸,泰国司机当场死亡,17名中国游客受伤。
上个月泰国普吉府卡图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大巴在素挽奇里翁寺庙附近失控侧翻,一名10岁男孩当场死亡,20多人受伤。
除此之外,在中国,经常见到关于泰国宰客的吐槽,出租车绕路,景区里面烧高价香、骗游客敲钟收费,珠宝店诈骗、SPA故意加价、高价小费,当地廉价团故意不发团不退钱......
即使事故频发,泰国近几年还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好和低廉的物价,成了中国游客最喜欢的国家。然而当地不正规的旅游管理和游客淡薄的安全意识,令人担忧。
本文转载自:霞客日记返回搜狐,查看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
文旅&目的地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3亿环球旅讯:40:48English全球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为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
1月8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在京共同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为123.1亿人次,较上年增长4.6%;全球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为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这一比例较上年下降0.1%;全球入境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波动趋势放缓,有望实现“五连增”。
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旅游将面临不确定性并实现微幅增长。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预计增速为3.6%,其中中国旅游总收入增速将达到6.1%。
从全球、区域、国别、城市等多个视角出发,报告围绕全球旅游经济走势、区域发展格局变化、重要国家突出特征、城市的核心支撑作用等问题做出了全景式分析,并在上年度提出“T20”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全球前20个重要国家的旅游发展特征和近年走势进行了细致刻画。
一、全球旅游经济增长趋缓
1、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2023年全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将达到123.10亿人次,增速为4.6%,与2023年相比,增速上升0.9个百分点,增长趋缓。预计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28.21亿人次,增速为4.2%,增速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
2.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达到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比上年下降0.1%。预计,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6.0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8%,比2023年略有回升。
3、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人次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达到13.7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4%,增速比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4.23亿人次,增速达到3.8%。
4、2023年全球国内旅游人次增速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2023年,全球国内旅游总量达109.4亿人次,增速达到4.7%,比2023年增速高1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全球国内旅游人次达114.0亿人次,增速为4.2%。
5、全球入境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波动趋势放缓,有望实现“五连增”。
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收入达到1.7万亿美元,增速为1.1%,全球国内旅游收入达4.1万亿美元,增速为1.2%;预计2023年全球入境旅游收入达到1.78万亿美元,增速将达到4.7%,全球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4.24万亿美元,增速达到3.2%,两者有望双双实现连续5年增长。
二、五大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更加明显
1.欧洲:入境旅游半壁江山地位有所松动。欧洲入境旅游领先优势逐渐缩小。
1995年至2011年,欧洲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但是2012年以后,欧洲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总收入比例与之前相比明显下降,至2023年,这一比例下降为39%,预计2023年,将下降至38.9%。
2.亚太:三个增速位居全球五大区域之首。
第一,国内旅游人次增速和稳定性排名第一。2023年,亚太地区国内旅游人次为76.08亿人次,同比增长5.2%。预测2023年,亚太地区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79.89亿人次,同比增长5.0%。
第二,国内旅游收入增速趋势排名第一。2023年,亚太地区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6万亿美元,增速达到2.5%,预测2023年将达到1.7万亿美元,增速为4.3%。从长期趋势来看,亚太地区国内旅游收入总量和增速均领先于其他四个地区。
第三,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增速排名第一。
欧洲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8.0%下降到2023年的7.6%,下降0.4个百分点;亚太地区旅游经济相当于GDP的比重从6.4%增长到7.0%,增长0.6个百分点;美洲地区旅游经济相当于GDP的比重从6.1%下降到5.5%,下降0.6个百分点;非洲地区旅游经济相当于GDP的比重从6.7%下降到5.1%,下降1.6个百分点;中东地区旅游经济相当于GDP的比重从5.9%增长到6.2%,增长0.3个百分点。
3.美洲:“一稳二降”,旅游发展日渐式微。从长期趋势来看,美洲地区旅游业发展日渐式微:国内旅游人次长期平稳低速增长,2006年以来,美洲地区国内旅游人次增速在[-1.2%-5.4%]之间;入境旅游收入增速处于下降趋势,2023年增速仅为0.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长期而言处于下降趋势,2023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6%,预计2023年,将继续下降为5.5%。
4.非洲和中东:全球旅游的长尾,不稳定性突出。
中东和非洲接待入境旅游人次之和不足全球入境旅游总人次的1/10,且其发展波动性较强。2006年至2023年之间,中东入境旅游人次增速的最高峰值(2008年,19.4%)和最低峰值(2011年,-17.6%)相差37个百分点;非洲入境旅游人次增速的最高峰值(2010年,8.7%)和最低峰值(2023年,-3.3%)相差12个百分点。
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旅游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1.新兴经济体入境旅游人次占比趋近一半,入境旅游收入占比接近四成。
2023年,新兴经济体接待入境旅游人次占全球接待入境旅游人次的比例为46.2%,预计2023年这一比例将增至47.4%。2023年,新兴经济体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为39.3%,预计2023年这一比例将有所上升,将为39.7%。
2.新兴经济体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强。
2023年新兴经济体旅游总收入增速为2.0%,高出发达经济体1.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为7.0%,高出发达经济体0.5个百分点。预测2023年,新兴经济体旅游总收入增速上升到4.7%,高出发达经济体1.9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为6.9%,高出发达经济体0.5个百分点。
四、全球旅游经济高度集中于T20国家
课题组将全球各个国家中旅游总收入排名前20位的国家称之为T20国家。总体来看,全球旅游经济80%集中于T20国家,国内游是T20国家的旅游经济支柱,旅游稳步促进T20国家的经济发展。
以入境旅游收入占国家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入境旅游收入占国家旅游总收入比例的年均增速[1]作为两个衡量维度,将T20国家划分为入境驱动型旅游国家、国际国内双驱动型旅游国家(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双轮驱动)和国内驱动型旅游国家。
五、T20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发展趋势
分析T20国家的旅游发展趋势,可将其归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是一美国为代表的“低速稳增型”;
二是以中国、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减速缓增型”;
三是以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巴西等为代表的“正负增长交替型”;
四是以法国、墨西哥、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韩国、土耳其、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收入波动型”。
六、旅游服务贸易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基本同步
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波动趋同,两者峰值均出现于相同的年份。2006年以来,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相当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较为稳定,均在30%左右。
美国和中国在服务贸易出口国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中均位列前两位。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印度、墨西哥、西班牙也是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
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也波及到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2023年美国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为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2023年下降6.3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近10多年来首次降到10%以下,2023年美国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速继续下降至3.0%。
同时,2023年中国赴美旅游人次首次出现负增长,增速跌至-6.0%。
不过,中美贸易摩擦似乎并未影响到美国赴中国旅游人次的变化,据统计,2023年美国赴中国旅游人次增速达到7.4%,比2023年(2.8%)高出4.6个百分点。
七、WTCF样本城市在全球旅游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城市作为游客的来源地、旅游产业和要素的聚集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100个样本城市为例,窥见城市在全球旅游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1.WTCF样本城市入境旅游占全球入境旅游三至四成。
2023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100个样本城市所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次占全球入境旅游总人次比重达到42.2%,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总收入比重达到29.8%。
2.WTCF样本城市国内旅游占全球国内旅游三成以上。
2023年,WTCF样本城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占全球国内旅游总人次比重达到39.9%,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球国内旅游总收入比重为31.3%。
3.中国、西班牙和美国样本城市接待入境旅游者最多。
2023年,中国、西班牙、美国分别接待入境旅游者9676万人次、6368万人次和4489万人次。
八、旅游投资的时代拐点已经到来
1.巨头破产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20世纪的经济和组织模式”无法满足“21世纪消费者旅游的私人订制需求”,导致英国ThomasCook、欧洲法国蓝色海岸航空公司(AigleAzur)、特大航空(XLAirways)和在线酒店预订平台爱遨网(Amoma)等企业先后宣布倒闭或破产。
2.科技驱动带来旅游创投积极布局。科技与旅游的融合创造了许多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孵化器、加速器、投资基金,试图借助其品牌影响力、行业资源、资金支持吸引创业公司入驻、并对其进行培育和孵化。
3.多领域巨头开始回归聚焦主业。迪士尼在财报中披露2023年投资性现金支出将主要用于投资美国本土和海外的迪士尼乐园建设;默林娱乐投资马来西亚和韩国的乐高公园;银河集团计划投资15亿美元改造其澳门银河项目;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计划耗资22亿美元在澳门建设四季酒店;六旗集团购买PremierParks的5座公园租赁运营权。
4.酒店和OTA并购犹热但风格迥异。2023年酒店业并购案例占据旅游业并购top10的六席,OTA并购频度更高,5亿美元以下“小而美”的并购大受青睐。万物互联的时代,OTA公司并购整合会继续活跃。
5.亚太地区城市吸引了最多的旅游投资。2023年,亚太地区城市的年旅游投资规模最大,达到1406亿美元,占全球城市旅游所吸引投资总额的48.2%。中国和美国是旅游投资的热土。2023年,中国城市的年旅游投资总额最高,达939亿美元,其次是美国,其年投资总额为440亿美元。
九、2023年全球旅游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并将实现微幅增长
地缘政治风险、贸易摩擦风险、区域性社会矛盾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问题等将成为掣肘2023年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英国新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在2023年1月31日使英国顺利脱离欧盟。“脱欧”的目标虽然明确,但进展仍不明朗,而这一进程及其结果将对英国和欧元区的经济表现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其旅游业;尽管中美贸易摩擦有缓解倾向,但前景依然扑朔迷离;多个地区存在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给全球旅游经济增长带来诸多挑战。
考虑到旅游需求的刚性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韧性以及各国对旅游发展的重视,预计2023年全球旅游经济增速将为3.6%,比2023年高出2.4个百分点,其中入境旅游收入增速将达到4.7%,比2023年高出3.6个百分点。全球旅游经济的小幅增长将主要依赖于亚太地区和新兴经济体市场。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国内游入境游旅游消费©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版权
中国游客为何喜欢泰国
中国游客为何喜欢泰国发布时间::32:0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赵珊|责任编辑:殷晓霞关键词:泰国游,慢生活,泰国旅游,萨瓦迪卡,泰国泼水节
泰国,是许多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选择。记者从泰国国家旅游局了解到,今年2月份中国游客赴泰人数为120万人,同比增长40%。去年,中国游客赴泰国人数超过980万,同比增长12%,为泰国带来超过5290亿泰铢的收入。4月,泰国泼水节又将迎来大批中国游客,据多家旅行社的统计显示,赴泰游预订人次同比去年上涨达五成,普吉岛、曼谷、芭提雅、清迈、清莱等地人气最旺。中国游客为什么喜欢去泰国?喜欢在泰国怎么玩?
泰国是首个中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国家。从1988年至今,已走过了三十载春秋。从经典的团队游到个性化的自由行,泰国一直都是中国游客喜爱的出境游目的地。目前,泰国位居中国出境游目的地国之首。
中国游客去泰国经历了从最初的新马泰三国团队游、泰国一地团队游的观光出游方式,到半自由行、自由行等休闲度假方式。私家团、线上预订当地向导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新兴方式也越来越流行。中国游客选择的目的地从原来的曼谷、芭提雅、普吉岛已扩大到素可泰、苏梅岛、甲米、清迈、清莱等泰国多地。
泰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处长沛琳告诉记者:“跟团游时,游客游览的时间受限制,游玩的目的地也很少,游客总是感到太匆忙。而现在中国游客越来越了解泰国,知道了
全面放开3个月后,第一波出国旅游的人,已经出事了
0分享至昆明旅游上半年经济数据来了!游客7384万人次 收入1001亿元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昆明市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昆明市接待游客7384.69万人次,同比增长64.51%;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36亿元,同比增长73.69%。国内游客接待数量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提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入境游客、旅游外汇收入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2.12%和33.67%。
今年3月,安静了一年多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游团队接机柜台,恢复了2023年暑期旅游旺季时的忙碌。柜台每天接机团队游客数量在1万人左右,只略少于2023年暑期旅游旺季的日均接机人数。以往数据平稳的3月,成了让昆明旅游从业者惊喜的3月。很多从业者表示,看到了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态势。
随着旅游需求快速释放,昆明旅游团队接待量直线上升。大数据显示,上半年,昆明市接待旅游团队48430个,同比增长185.5%。其中,国内团队11425个,同比增长1587.59%;省内团队28680个,同比增长160.21%;一日游团队7951个,同比增长319.36%。仅6月当月,昆明市就接待旅游团队9383个,同比增长2726.2%。
在团队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昆明主要景区景点的游客接待量也有较大上升。超过九成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已超去年同期水平,西山风景区、海埂公园的游客接待量更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其中,海埂公园、七彩云南古滇王国、西山风景区、大观公园的游客接待量均超过100万人次,分别达到295.49万人次、138.63万人次、107.41万人次和100.7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3.51%、87.25%、148.47%和70.23%。
上半年,哪里的游客最爱来昆明旅游?大数据显示,贵州排名省外客源地首位,玉溪排名省内客源地首位。虽然西南地区仍是昆明的主要客源地,但昆明的旅游客源结构正不断优化。
从昆明接待的游客分布来看,省外游客占比41.34%,省内其他州市游客占比35.55%,省外游客比重大于省内其他州市游客比重。在省外游客中,西南地区仍是昆明的核心客源地,贵州省、重庆市、四川省排名省外客源地前三,合计占比达32.2%。随着全域旅游逐步推进,凭借良好的气候、独特的自然景观,浙江省、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进入省外客源地前十,合计占比达21.21%。
在省内其他州市游客中,昆明周边的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市成为主要客源地,合计占比达41.32%。其中,玉溪游客占比达19.77%,排名首位;曲靖游客占比达16.63%,排名第二。
为什么来昆明旅游?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探亲访友,是来昆游客的三大出行原因,占比分别为48.87%、40.75%和18.36%。同时,旅游投资考察、商务活动、文体活动、中转等也是促使游客来昆的原因。
来昆明旅游花费多少?上半年,来昆国内游客人均花费1694.75元。其中,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747.47元,过夜游游客人均花费1100.68元,本地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828.12元,本地过夜游游客人均花费974.35元。
大数据显示,国内游客在昆明的旅游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餐饮、购物、交通、娱乐、住宿等方面。其中,餐饮消费占比23.21%、购物消费占比18.92%、交通费用占比17.97%、娱乐消费占比15.27%、住宿费用占比14.40%。游客消费结构较为均衡,在各个方面的花费占比情况大致相同。
住宿消费方面,上半年,选择经营型住宿企业的游客占比为81.23%。其中,选择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三星级以下宾馆酒店和旅社招待所的游客比例分别为25.63%、42.04%和13.56%。
住民宿、投奔亲友、入住自购房或产权式酒店……来昆游客选择在非经营型住宿企业住宿的占比仅为18.77%。其中,选择民宿的游客占比14.18%。
哪种交通方式最受来昆游客青睐?上半年,游客最愿意选择自由、便捷的自驾出行方式。通过高速公路入昆的游客占比达42.75%。乘坐铁路、高铁入昆的游客占比达38.31%,乘坐飞机入昆的游客占比达13.11%。
沪昆高铁、云桂铁路……越织越密的铁路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出游方式,“快旅慢游”的高铁游受到越来越多入昆游客的青睐。大数据显示,在上半年乘坐高铁来昆的旅客中,游客占比超过77%。其中,6月份创新高,占比达98.66%。对比2023年、2023年上半年,选择高铁作为出行方式的来昆游客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人士表示,在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的结构,建设实施接待服务类旅游项目,有利于提高昆明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昆明市将抓住“高铁游”热潮,打造“高铁+”旅游营销产品,扩张旅游资源吸引范围,同时,积极引导旅行社推出旅游新产品,拓展旅游宣传渠道,吸引
第一批去泰国玩的中国游客,被坑惨了
出境游放开后,国内的明星仿佛扎堆在泰国团建。
据不完全统计,2月份以来,网友已经在泰国偶遇了杨洋、蔡徐坤、鞠婧祎、宋茜、张新成、徐璐......热度可见一斑。
泰国:中国游客又来送钱啦
也许你还记得1月份泰国人列队盛情欢迎中国游客回归的大场面。
1月8日,国内开放后第一批抵达泰国的飞机落地后,国内的游客们脚踩红毯,走过一条大横幅“中泰一家亲,神奇泰国热情依旧!”
泰国副总理阿努廷还亲自去了机场,亲自给中国游客送上了鲜花和小礼物。
两旁列队的媒体记者更是一顿狂拍,其他的泰国政府官员也在一边鼓掌迎接。
这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电影明星受邀出席颁奖典礼。
也不怪人家这么夸张,要知道,在疫情前的2023年,泰国接待的中国游客就多达1090万人,占当年全球游客的四分之一。再加上中国游客们强大购买力一直在线,这明摆着的财神爷要来了,哪能不搞个欢迎仪式呢。
事实证明,中国游客是吃这一套的,像立志要把失去的三年快乐一举夺回来一样,纷纷加入了泰国大军,朋友圈一度变成泰国旅游宣传大使,逐渐只有三类人存在:
人在泰国的,人在去泰国路上的,还有没有假期也没法出去玩的打工人本人。我不酸,好心态决定人的一生:
反观国内,曾经是“泰国平替”的西双版纳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人挤人挤人挤人的网红旅游地,出门逛个夜市像军训拉练,人均200元的酒店也涨价到了上千块。
另一边,海南更是进化成了高攀不起的旅游城市:双人往返近上万块钱的机票、动辄上千元一晚的海景房酒店、永远排不上号的网红餐厅、随随便便吃个饭就要几百块......
而泰国,依旧是网友心里那个淳朴低价的海岸天堂,4000块钱能玩一星期,放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出国游里,那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再加上两张照片、一张申请表、外加400多块钱,泰国电子落地签不到30分钟就能搞定,出个国比跨城通勤还要丝滑。
决定去泰国玩的人边做旅游攻略,边咬牙切齿地心想:活该泰国人挣钱啊。
但是,随着去泰国玩的人越来越多,曾经的平价胜地好像变味了?
翻翻社交平台最新发布的泰国旅游攻略,十篇里有超过一半都是吐槽泰国的,在封面上打出两行大字:劝退、快逃。曼谷、芭提雅、普吉岛这些热门目的地更是成了大坑的代名词。
有网友评论,泰国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泰国了,不仅物价涨了很多,连当地的小商小贩都开始耍心眼,甚至有些会明目张胆地区别对待中国游客,可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根据网上的不完全吐槽,中国游客踩到的坑包括:
出租车变成了坐地起价,游客根本拦不到打表的车;
5分钟30块钱的嘟嘟车就是敞篷三轮,他们明明可以抢钱的,却要带你吹5分钟风;
由于几年前中国人在泰国给小费出手阔绰,甚至有中国游客遇到被追着要小费的情况事实上,如果不是服务真的非常好,泰国本地人都不怎么会那么大方地给小费;
在一些特殊标注“会说中文”的便利店,买东西要比在普通便利店贵两到三倍;
网红夜市卖的饮料,中国人要付20元,当地人就只要8块钱;
甚至还有个别商家收了钱,却装傻不给找零的事情......
而这些都只是被坑点钱,2月份还曾发生过中国游客在普吉岛旅行社被骗,还被旅行社负责人拳打脚踢、出言侮辱、甚至拿刀割伤的恶性事件。
总之,在泰国玩一圈下来,有种处处都是坑,并且专坑中国人的感觉。
要知道,三年前的泰国可完全还是另一番景色。曾有媒体采访了一些泰国本地人,他们承认,在泰国两大外籍群体中国人和印度人中,泰国人似乎更喜欢中国人。
一位曾受访的印度人默萨表示,感觉自己在泰国受到了歧视,“泰国人一看到中国人就笑,热情无比,看到我们就一脸面瘫,正经严肃,服务态度天差地别。”
而如今,三年前100块能吃到撑的廉价夜市美食不见了,北京上海直飞泰国的机票往返要近一万块,四五百元一晚能订到的五星级酒店早就涨得没边,更别提处处针对中国人的宰客行为了。
欢迎中国游客的时候,列队横幅上写的“神奇泰国热情依旧”,现在再看,他们可是有点过分“热情”了。
淳朴“泰兰德”变成“钮祜禄·泰”
毕竟是靠旅游业变富的国家,泰国这疫情三年也吃到了不少苦。疫情前,外国游客每年为泰国GDP贡献超过10%。
但在疫情刚开始的2023年,泰国的游客骤减71%,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0.4%,旅游业的重创导致600多万泰国人失业。媒体还曾报道过,清迈象园因为没有游客,大象不仅要忍受饥饿,还面临被出售的风险。
泰国也一度放低身段,先后推出“泰人游泰”、“外国人游泰”等项目促进泰国人和长期在泰国生活的外国人在旅游上的消费。
曼谷航空的单程机票套餐一度低至3000多泰铢约人民币600元;高端泰式SPA店绿洲也推出599泰铢1小时约人民币120元的泰式按摩券,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泰国旅游局一边安排了
泰国游火爆!预计将有千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李月如愿以偿地在曼谷街头闲逛、徜徉于芭堤雅的海边风光。这是她和室友“迟到”了两年的毕业旅行。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名单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总计20个国家。
随着相关政策的颁布,今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热度持续上涨,尤其是以东南亚国家为目的地的出境游,表现颇为抢眼。据旅游机构数据显示,1月8日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创下了2023年3月以来的纪录。目前中国出境游客中,前往泰国的几乎占到一半,东南亚旅游市场迎来了“复苏”。
重返泰国感受热情,曼谷更繁华普吉略没落
旅游博主龙少,在疫情暴发前足迹就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他看来,出境游重启,对他及行业而言都是一种激励。“去年12月底,国家宣布优化出入境措施时,我的心就在‘蠢蠢欲动’。现在终于可以‘圆梦’了。”政策优化升级后,龙少用了半个月来制定“一程游历30国”的复杂计划,泰国是他此行的第一站。再次回到多年前游玩过的城市时,龙少有不同的感触。“曼谷肉眼可见地繁华起来,城市耸立起更高的建筑,也有了更大的地标商场,泰国民众对中国游客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友好。”不过,他也表示,泰国旅游业突然井喷,导致部分行业的接待能力尚未调整好。“据我所知,曼谷很多一线酒店,一周有四五天,房间都已售罄。”
第一次到泰国旅游的李月也深刻感受到了泰国群众的热情。“在郑王庙前租服装时,尽管只需30元人民币,但老板依旧热情地帮忙介绍和服务试穿,为我搭配出满意的造型。”李月回忆,旅行途中,无论是酒店前台还是出租车司机,都让她倍感温暖,“一位出租车司机一直说特别喜欢中国,语言不通就用翻译软件与我们沟通,特别真诚可爱。”
另一边,春节假期,前往泰国南部普吉岛游玩的韩瞳一家人,则在岛上丰富资源的围绕下,玩得意犹未尽。“这里野生动物很多,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接触到各种动物,还有很多丛林游乐项目。”据介绍,韩瞳一行人在6天的普吉岛行程中,住进了一家原生态酒店,“这里的海水清澈,不需要浮潜就能看到海生物。”虽然游玩环境不错,但韩瞳还是感受到岛上度假村的没落,“几年前因工作原因也来过普吉岛几次,这三年确实凋零不少,游客少了,很难不没落。”
对于泰国群众的热情,韩瞳和龙少一样感同身受。据他们回忆,一行人在逛当地的海鲜市场时,被泰国商贩用中文热情接待,“虽然发音有些蹩脚,但能听出诸如‘兄弟’‘老铁’等网络用语。”不过,韩瞳在回忆时,还是忍不住“心酸”,“对我们来说,这些网络用语现在已经‘过时’,但也能看出,他们真的等了中国游客三年时间。”
不满足常规旅游线路,导游地接须更新知识储备
这个春节,在曼谷生活工作的金婉钰感受到了三年来前所未有的忙碌。2023年,从澳洲留学归国后的她接触了支教志愿者的公益项目,先后前往老挝、斯里兰卡、泰国清迈及普吉岛等国家和地区。最终,在2023年选择“常驻”曼谷,做起了一名中文老师。2023年前后,金婉钰在某旅行平台注册成为一名泰国向导,主要在清迈和曼谷接待游客。“疫情前,泰国旅游业很红火,到处都是中国游客,热闹非凡。”
金婉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疫情以来,来自中国的自由行客人“不见了”,只有极少数的商务客。“此前,泰国旅游业的很大比例都是靠中国游客撑起的,疫情期间当地很多景点都关闭了,大批从业人员失业,泰国旅游业一片萧条。”据她介绍,身边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向导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国。“我从2023年开始又当起了老师。”
出境游政策放开之后的一个月,赴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呈现爆发式增长。近期重回旅游业的金婉钰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旅游业终于迎来了复苏,意外的是中国游客的要求比三年前更高了。“现在很多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三年前那些常规的泰国游线路,如果向导不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升级,很容易被换掉。”
截至目前,金婉钰已经接待了三批游客。她表示,比起三年前,现在游客的玩法更加多元化了。“以前来玩的游客基本都选择包一辆商务车,再聘请一位当地司机;而现在,很多年轻游客更愿意自己租摩托车,或是骑自行车。”金婉钰认为,花更少的钱来体验异国生活,是一种很棒的生活方式。
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
资料显示,中国一直是泰国旅游业重要客源地。疫情暴发前,泰国一年接待约4000万外国游客,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近三分之一。另据统计数据显示,各项政策优化后的一个月,中国赴泰国旅游落地签证申请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购买泰国旅游产品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0倍。泰国卫生部、旅游与体育部等多部门表示,中国游客正逐渐回归。
此外,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旅行社后了解到,近期团队出境线路中,泰国最为“火爆”。3月前出发至泰国清迈、曼谷、普吉等地报价多在5000至6000元/人,每团人数在25-30人左右。
泰国旅游局上海办事处处长罗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赴泰航班的陆续复航,泰国机场预计,2023年约有700万至1000万中国游客落地曼谷机场。就入境手续方面,泰国一直是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在不断完善游客入境的便利度,目前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落地签。“现在泰国不需要核酸证明也不需要疫苗证明即可入境,但是要求所有入境客人提供价值一万美元的新冠保险证明。”罗兰说道。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则表示,2023年是泰国旅游年,全球游客人数预期将达到2500万人次,中国是重要客源国。“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游有序恢复,中国游客回归将助力泰国旅游业加快复苏,促进泰国经济增长。”
在金婉钰看来,2023年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年,我的父母来清迈度假,我带他们去了很多有特色的餐馆。这个城市不算大,因此每家餐厅都能看到不同肤色的游客来用餐。如今,一切都好起来了,过去美好的图景终将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本版采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于梦儿【编辑:程春雨】
第一批去泰国玩的中国游客,被坑惨了
而泰国,依旧是网友心里那个淳朴低价的海岸天堂,4000块钱能玩一星期,放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出国游里,那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再加上两张照片、一张申请表、外加400多块钱,泰国电子落地签不到30分钟就能搞定,出个国比跨城通勤还要丝滑。
决定去泰国玩的人边做旅游攻略,边咬牙切齿地心想:活该泰国人挣钱啊。
但是,随着去泰国玩的人越来越多,曾经的平价胜地好像变味了?
翻翻社交平台最新发布的泰国旅游攻略,十篇里有超过一半都是吐槽泰国的,在封面上打出两行大字:劝退、快逃。曼谷、芭提雅、普吉岛这些热门目的地更是成了大坑的代名词。
有网友评论,泰国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泰国了,不仅物价涨了很多,连当地的小商小贩都开始耍心眼,甚至有些会明目张胆地区别对待中国游客,可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根据网上的不完全吐槽,中国游客踩到的坑包括:
出租车变成了坐地起价,游客根本拦不到打表的车;
5分钟30块钱的嘟嘟车就是敞篷三轮,他们明明可以抢钱的,却要带你吹5分钟风;
由于几年前中国人在泰国给小费出手阔绰,甚至有中国游客遇到被追着要小费的情况事实上,如果不是服务真的非常好,泰国本地人都不怎么会那么大方地给小费;
在一些特殊标注“会说中文”的便利店,买东西要比在普通便利店贵两到三倍;
网红夜市卖的饮料,中国人要付20元,当地人就只要8块钱;
甚至还有个别商家收了钱,却装傻不给找零的事情......
而这些都只是被坑点钱,2月份还曾发生过中国游客在普吉岛旅行社被骗,还被旅行社负责人拳打脚踢、出言侮辱、甚至拿刀割伤的恶性事件。
总之,在泰国玩一圈下来,有种处处都是坑,并且专坑中国人的感觉。
要知道,三年前的泰国可完全还是另一番景色。曾有媒体采访了一些泰国本地人,他们承认,在泰国两大外籍群体中国人和印度人中,泰国人似乎更喜欢中国人。
一位曾受访的印度人默萨表示,感觉自己在泰国受到了歧视,“泰国人一看到中国人就笑,热情无比,看到我们就一脸面瘫,正经严肃,服务态度天差地别。”
而如今,三年前100块能吃到撑的廉价夜市美食不见了,北京上海直飞泰国的机票往返要近一万块,四五百元一晚能订到的五星级酒店早就涨得没边,更别提处处针对中国人的宰客行为了。
欢迎中国游客的时候,列队横幅上写的“神奇泰国热情依旧”,现在再看,他们可是有点过分“热情”了。
淳朴“泰兰德”变成“钮祜禄·泰”
毕竟是靠旅游业变富的国家,泰国这疫情三年也吃到了不少苦。疫情前,外国游客每年为泰国GDP贡献超过10%。
但在疫情刚开始的2023年,泰国的游客骤减71%,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0.4%,旅游业的重创导致600多万泰国人失业。媒体还曾报道过,清迈象园因为没有游客,大象不仅要忍受饥饿,还面临被出售的风险。
泰国也一度放低身段,先后推出“泰人游泰”、“外国人游泰”等项目促进泰国人和长期在泰国生活的外国人在旅游上的消费。
曼谷航空的单程机票套餐一度低至3000多泰铢约人民币600元;高端泰式SPA店绿洲也推出599泰铢1小时约人民币120元的泰式按摩券,都很快就被抢购一空。